澳大利亚羊肉运输及活畜交易市场的羊群追溯
NLIS是基于羊只佩戴的“终生”电子耳标,使用无线 频率技术,确保每次交易都被生产者或加工厂记录并电 子上传,传送到中心数据库,可以有效追踪羊只的交易过 程:从农场到居宰场。迅速而高效,将NLIS与世界上其它 国家的追溯系统区别开来。
澳大利亚农场开始的追溯体系
澳大利亚活畜追溯体系的核心基础是牧场鉴定编码(PIC),也是澳大利亚国家供应商申报书(NVD)和国家牲畜 鉴别系统(NLIS)的重要信息。
牧场鉴定编号(PIC)体系创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, 通过一个由8位数的字母和数字组成的条码识别每个牧 场。这个条码由州政府颁发,以识别牧场所在的州、地区 及位置。
绵羊离开出生的农场之前,都配有NLIS认证的可视或 无线频率耳标、附带国家供应商申报书-完整记录供应商 的联系方式、牧场鉴定编码以及下一个目的地。2010年7 月1日开始,要求将绵羊群的移动情况记录在国家牲畜鉴 别系统(NLIS)数据库中。尽管每头羊都有耳标可以识别, 追溯体系是以羊群为基础的,记录从活畜交易市场到加工 厂的过程。
通过国家牲畜鉴别系统(NLIS)
确保肉类安全
运输及活畜交易市场的羊群追溯
当羊群被运至活畜交易市场时,交易经纪人必须检 查所有的羊都佩戴耳标、附带所需国家供应商申报书,然 后将活畜交易市场的交易记录在国家牲畜鉴别系统(NLIS) 中。当绵羊从活畜交易市场被卖至育肥场或加工厂时,他 们必须将这些交易和移动情况上传至NLIS数据库中。全 国活畜交易市场质量保证体系(NSQA)是针对活畜交易市 场范围内的主要质量问题或风险。
每个牧场都有牧场鉴别编码,存储在数据库中。羊群 的交易历史被记录在案:包括其它羊群到达牧场的信息。 为实现生物安全、食品安全、产品一体化以及市场准入方 面的目标,可以快速的追溯羊群交易历史。
加工厂的绵羊识别
加工厂要检查所有的绵羊佩戴耳标、咐带国家供应 商申报书,然后将交易记录在NLIS数据库中。加工厂要将——对应的胴体及牧场鉴定编号(PIC)信息输入到数据库 中,以确保全程的精确追溯-从活畜到加工厂到最后的羊 肉加工和出口。
所有的出口加工厂必须符合澳大利亚标准,确 保肉品的加工合乎卫生标准。澳大利亚标准与国际 ISO9002:1994和HACCP标准一致,澳大利亚政府官员来 审核加工厂正确执行此项法规。每头羊都会接受宰前及 宰后检验,整个居宰过程都要实行微生物评估。